7月28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江苏省疾控中心“媒介生物控制宜兴联合实验基地”成立的揭牌仪式在宜兴市疾控中心举行。
宜兴市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于太湖水网平原与宜溧山地间,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末夏初时多有梅雨发生,夏季炎热多雨,最高温度常达35℃以上,冬季空气湿润,气候阴冷。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城区高密度的居住人口、建筑群以及山区丘陵地理特征等,客观上为蚊子、蟑螂、鼠、蝇以及蜱、螨、跳蚤等的栖息、繁衍提供了便利条件,而蚊子等生物又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宜兴市成为出血热、疟疾的流行地区,2009年被江苏省疾控中心列为江苏省病媒生物监测点,2010年被列为江苏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媒生物监测点。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军科院陆宝麟院士在太华山区的竹林地就已经开展了伊蚊的调查,开启了军科院、江苏省疾控和我们宜兴市疾控中心合作的序幕,合作工作一直延续至今。2010年起,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省疾控中心与宜兴市疾控中心又合作开展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重要病媒生物监测和传播相关病原体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这次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江苏省疾控中心在宜兴市建立“媒介生物控制宜兴联合实验基地”,必将进一步推进三方的精诚合作,开创病媒生物控制和媒介生物疾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这也是军事医学科学院首次与地方建立的媒介生物控制联合实验基地。